
臺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市民生活福祉,積極推動「公墓轉型綠美化」計畫,將鄰避的公墓轉型為市民休憩的綠地公園,不僅改善了居住環境,還促進了地方發展。近期,潭子區第3、4公墓的綠美化工程已由建設局完工,正式對外開放,為潭子區再添一處綠意盎然的樂活休憩空間,進一步提升人均綠地面積,並透過植樹減碳,為環境永續做出貢獻。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市府積極將公墓轉型蛻變為綠色休憩空間,針對已遷葬的公墓用地進行整體規劃,透過植栽、步道的建置活化墓地閒置空間,並導入休憩、運動、觀光等多元元素,搖身一變成為擁有環狀步道、休憩座椅、大片草坪、樹下座椅區等設施的優質公園,替市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空間及永續優質環境。
陳局長進一步說明,潭子區第3、4公墓轉型綠美化工程總經費約2,687萬元,總開闢面積達1.7公頃,分別位於昌平路三段及民族路一段路口,及鄰近昌平路三段492巷上。兩工區皆設置環狀步道動線與休憩座椅配置,提供居民悠閒活動空間,並留設中央大片陽光草坪,樹下座椅區可就近休憩,其中潭子第4公墓範圍,更配合地方里民需求,設置一處多功能廣場,並廣植喬灌木,淨化都市空氣、美化市容,轉型為宜居的生活環境,也為市民帶來了一個新的休憩場所。
建設局表示,本次轉型綠美化工程結合了簡易綠美化手法與多元功能,讓原本為鄰避設施的公墓轉型為宜居的生活環境。過去5年累計公墓轉型綠美化17座,面積21.8公頃,相當於2.45座文心森林公園。臺中市公墓轉型綠美化亦榮獲第11屆台灣景觀大獎環境規劃類佳作。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公墓轉型綠美化,為市民打造更多綠意盎然的休憩空間。歡迎市民帶著家人、孩童與朋友前往,一同享受公墓綠美化帶來生活環境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