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緣起
光竹橋配合烏日前竹區段徵收工程及旱溪排水改善工程,一併辦理橋梁改建,將既有橋梁由寬度4公尺拓寬為13.5公尺,採鋼橋設計長度50.5公尺,於112年2月10日開工,預計於113年1月完工。完工後除可與規劃中的計畫道路銜接,並設置護岸及人行道,搭配旱溪整治工程,提供民眾更好的河濱休憩空間。
設計階段自評免辦生態檢核,惟仍辦理初步現地調查,並於施工階段自主辦理生態檢核作業。
二、工程內容
主要辦理包含光竹橋改建、既有橋梁拆除、護岸、道路及人行道等,項目包含既有結構物拆除工程、道路工程、護岸工程、橋梁工程、景觀及人行道工程、假設工程及其它因改建所必要之工程等。主要工程項目如下:
- 拆除舊橋,新闢由8支I型梁組成長5m、寬13.5m鋼橋。
- 新闢2座橋台無落墩,橋台基礎採4支∮150cm基樁L=15m。
- 上、下游護岸銜接及人行道L=108m。
- 南側引道擋土牆工程L=8.2m。
- 橋面人行道工程L=51.6m。
- 人行道紙模地坪=357m2。
- 施工便道設施。
- 植栽及景觀設施。
三、現地環境生態資源
- 生態關注區域圖
本計畫區為旱溪內光竹橋上下游區段,計畫區周圍環境土地利用型態,主要為農耕地、草生地、道路、裸露地及溪流,其中以農耕地及裸露地分布面積較大,其人為干擾情況較為頻繁,尤其計畫區北側裸露地有另案工程進行整地作業,故常有工程機械於該區進行作業,故屬低度敏感區域。而草生地為區塊狀分布於計畫區內,多位於光竹橋兩側,多以入侵種植物為優勢族群,因鄰近道路故屬不定期人為干擾之棲地類型,亦為低度敏感區域,另水域範圍主要為旱溪流域,計畫區範圍溪段內除兩側新設漿砌石護岸外,並無橫跨溪流之橫向結構物,且溪流兩側已有零星草本濱溪帶植被生長,可供當地鳥類、蝶類及爬蟲類棲息及躲藏,故屬中度敏感區域。整體陸域棲地敏感度介於低度敏感至人為干擾區域,而水域棲地均屬中度敏感區域。
- 生態保全對象
經生態團隊進場檢視水、陸域棲地環境,計畫區內計畫區內河道底質狀態良好,為維持水域棲地多孔隙狀態,河道內礫石均以保留為原則,又該河段並無橫向結構物,水域棲地上下游縱向連結性佳,故施工過程中應維持常流水狀態避免斷流,並維持水質狀態,妥善執行水質維護相關之生態保育措施,避免因施工行為造成水質混濁,影響下游水域棲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