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畫緣起:
順暢的交通與完備的路網是都市發展的關鍵條件,臺中市已於2010 年12 月25 日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臺中都會區近十年來社經快速成長,已由東側轉往西側發展,包括七期市地重劃區、十二期市地重劃區、新市政中心、大都會歌劇院等重大建設開發,另營運中的台中工業區,正積極推動中的中部科學園區台中基地、中部國際機場等重大計畫形成大肚山科技走廊。
目前本區主要道路為東西向之臺灣大道(臺中港路)除作為龍井區、沙鹿區、清水區及大甲區等海線地區聯外道路,沿線亦因各百貨公司及商業活動蓬勃發展,每逢上下班尖峰及假日交通車潮,造成臺灣大道(臺中港路)道路壅塞,各主要橫交路口轉向交通延滯已相當嚴重,故闢建新的東西向交通道路已是刻不容緩,以降低臺灣大道道路負荷,進而改善臺中市西側東西向交通。本計畫道路西起工業區一路東至環中路三段,可連結臺中工業區與七期重劃區、新市政中心,另藉由安和路向北可達台中科學園區(中科路)、中部國際機場(中清路),將為臺中市不可或缺的交通路網之一,提供用路人更加便利的交通選擇,亦有助於公共運輸發展之提升。
二、計畫範圍及內容:
為加速開闢計畫,以安和路為界採分段開闢,本工程為「西屯區市政路延伸工程-第2標(安和路至環中路)」,路線西起安和路向東至環中路,計畫路寬60 公尺,路線全長約1,199 公尺,其工程內容包含橋梁工程、穿越中山高車行箱涵、平面道路及人行道工程、排水工程、植栽工程、東大溪排水箱涵及明渠護岸等。
三、環境概況:
本計畫繪製生態關注區域圖之目的在於確認計畫範圍周邊重要棲地以及生態保全對象,並據此提出具體的生態保育對策與相關建議,配合工程點位圖與設計圖與工程單位討論,針對生態保全對象與棲地敏感等級調整施作範圍與工法,降低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藉由現地勘查及蒐集資料了解計畫範圍之地景型態(河溪、自然森林、竹闊葉混合林、道路及人為建築等)。並將各地景單元的棲地以生態敏感度分級,包含高度敏感區、中度敏感區、低度敏感區及人為干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