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緣起
為利大台中地區發展需求,強化烏日區南北向路網,提供烏日區至大肚、南屯區更便捷的道路系統,同時分擔學田路(125線)交通流量,爰辦理本道路拓寬改善案「烏日區成功西路(中75-1)道路拓寬改建工程(第一階段)」,全長約2,550公尺,道路寬度約15公尺,於113年11月開工,預定於115年底完工,期能透過本案縮短旅運時間,提高道路服務水準,營造安全休憩路網,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設計階段自評免辦生態檢核,惟仍辦理初步現地調查,並於施工階段自主辦理生態檢核作業。
二、工程內容
主要辦理包含主體工程、交通工程、路燈工程及雜項工程等,項目包含既有結構物拆除、新建橋梁、滯洪池、道路、人行道與設施帶、設置路燈、灌木新植、假設工程及其它因道路拓寬所需必要之工程等。主要工程項目如下:
- 道路工程:全長約2,550m,道路有效路基寬度分別為10m及5m;路面路基舖設5cm厚密級配瀝青混凝土+5cm厚粗級再生配瀝青混凝土+35cm碎石級配底層。
- 擋土牆工程:基礎加強長度8m、A型懸臂式擋土牆長度765.7m。
- 排水工程:加蓋溝長度2,612.8m、側溝長度1,887.8m、暗溝長度6m、截水溝長度156m。
- 滯洪沉砂池工程:路下滯洪沉砂池3座、路外滯洪沉砂池2座。
- 橋梁工程:鋼筋混凝土版橋1座,長度5m;鋼筋混凝土預力U型梁橋1座,長度30@2=60m,預力U型梁共14支,橋台及橋墩採直接基礎。
- 人行道工程:透水鋪面面積4,490.1m2、緣石長度4,729.4m。
- 植栽工程:新植灌木13,246株、撒草籽面積29,154m2。
- 照明工程:單臂路燈38座、雙臂路燈(含人行道路燈)47座。
- 交通工程:圓環路口1處、號誌化路口2處。
三、現地環境生態資源
1.生態關注區域圖
生態關注區域繪製依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國有林治理工程生態友善機制手冊」環境生態現況進行分級。樣區北側為草生地、裸露地及墓園等,植被種類單一,且缺乏遮蔭,預期生物多樣性較低,歸類為低度敏感區;南側住家附近有草生地,軍營內有樹林,但由於人為活動頻繁,加上植被面積破碎,因此同樣劃分為低度敏感區;中間路段有較大面積的次生林,樹種以相思樹、血桐等雜木為主,周邊開發較少且有部分區域位於陡坡,人為干擾程度較低,有一定的生態價值,因此歸至中度敏感區。
2.生態保全對象
本案生態保全對象部分,經生態團隊進場檢視計畫路線棲地環境,計畫區路線北側有發現稀有植物,包含水社黍(CR)、毛穎草(EN)、庭梅(VU)、華三芒草(CR)、細本葡萄(NT)等5種,發現位置區域鄰近道路,可能因工程施作而遭移除,因此針對可能受工程影響的稀有植物已先行進行移植,並定期移除該植物原地周邊約10公尺的強勢外來種植物,如大花咸豐草、野黍等,避免外來種植物快速生長,壓縮稀有植物生存空間。
本案生態資料蒐集哺乳類野生動物記錄小黃腹鼠、赤背條鼠、赤腹松鼠、溝鼠、白鼻心等5種、鳥類16種;另外還有記錄犬、貓等2種遊蕩動物。其中大冠鷲、大陸畫眉等2種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樣區環境以次生林及草生地等為主,人為干擾嚴重(如住家、軍營等),加上遊蕩犬貓活動頻繁,原生哺乳類記錄並不多,且多為小型物種如赤腹松鼠及鼠科等囓齒目。調查並未發現保育類哺乳類動物。
為減少施工對在地生物的影響,本案施工期間應落實廚餘不落地,密封後帶走處理以免吸引遊蕩動物。工區內的裸露地區應定期灑水或覆蓋防塵網,以降低揚塵對植被的影響。工程車輛夜間停止施工,迴避夜間動物活動時間。此外,工區內車輛應限速在20公里以下,以避免和減少路殺的發生,進一步減少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干擾。